一秒记住【顶点小说】 dingdian321.com,更新快,无弹窗!
第515章新规矩!让大家有盼头有奔头!(第1/2页)
消息传到遵化铁厂,朱高炽与朱雄英正在安抚工匠,听闻后都松了口气。
“爷爷这招敲山震虎,倒是管用。”朱雄英笑道,“有周德兴传讯,那些勋贵不敢再包庇族人,咱们接下来查芦台盐场,阻力就小多了。”
朱高炽点头,目光落在眼前的匠人身上——经过这几日的整顿,工匠们有了饱饭,精气神比之先前好出了太多。
脸上的菜色褪去不少,颧骨不再高高凸起,眼窝也渐渐饱满,说话时声音有了力气,手上敲打铁器的动作都比之前利落几分,连看向熔炉的眼神里,都重新燃起了对手艺的专注。
真要说起来,这些工匠可都是真正的技术型人才,常年烧制钢铁,积攒了太多经验与技术——老工匠能凭炉火的颜色判断铁水的纯度,不用量具就能估出矿石的用量;中年工匠熟悉不同铁矿的特性,知道哪种铁矿适合铸炮、哪种适合打农具;连年轻工匠都能熟练操控皮囊鼓风,精准控制熔炉的温度,甚至能在铁料冷却前,提前预判出成品的韧性。
他们或许不认字,不懂什么“冶金理论”,但手上的功夫、脑子里的经验,都是实打实的宝贝,是靠十几年、几十年在炉边“熬”出来的真本事。
这样的人才放在后世,那都是一个个顶尖的冶金工程师、首席技术工匠——有人能主导高端钢材的研发,为航空、造船提供核心材料;有人能精通传统锻造工艺,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;有人能根据不同需求改良冶炼技术,大幅提升钢铁的质量与产量。
放在现代工厂里,他们是能撑起一条生产线的技术骨干;放在科研院所,他们是能解决实际技术难题的专家;就算开一家铁匠铺,也能凭借精湛手艺打造出供不应求的精品——只可惜在眼下,他们却差点被贪官污吏逼得丢了性命,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处施展。
科技强国战略,人才强国战略,大明还差得很远啊!
“这只是开始。”朱高炽道,“勋贵自查是怕了爷爷的威严,可骨子里的贪念没除。咱们得趁这个机会,把盐铁的规矩立起来,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伸手。”
周显在一旁补充:“殿下说得是!芦台盐场的贪腐比遵化铁厂更隐蔽,盐商与勋贵勾结的时间更长,不过现在有了勋贵自查的势头,咱们正好顺藤摸瓜,把盐场的弊政也一并除了。”
朱高炽笑着摇了摇头,道:“一步一步来吧,先把铁厂的规矩给立好。”
他转头对周显与常茂道,“去把遵化铁厂所有工匠都召集到矿场空地上,新规矩得让所有人都听明白、记清楚。”
不过半个时辰,数千名工匠便整齐地站在空地上,虽还有些拘谨,却比昨日多了几分精神——这几日管够的饱饭、暖和的粗布新衣,已让他们对这位皇孙殿下多了几分信任。
朱高炽走上临时搭起的高台,目光扫过众人,声音洪亮:“诸位工匠,前几日的事,大家都看在眼里——贪官被抓了,赃银被查了,从今日起,遵化铁厂要立新规,让大家有奔头、有盼头!”
话音刚落,台下便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,工匠们眼里满是期待。
朱高炽抬手压了压,继续道:“第一,实行匠人评级制度!从今日起,所有人按手艺、产量分三等——一等匠每月支米三石、工钱五钱,负责炼铁、铸器的核心活计;二等匠每月支米两石五斗、工钱三钱,协助一等匠做工;三等匠每月支米两石、工钱两钱,做些搬运、鼓风的基础活。每三个月评一次级,做得好的升等、加工钱,做得差的降等,多劳多得,绝不克扣半分!”
这话一出,台下瞬间安静下来,随即爆发出一阵惊喜的骚动。一个中年工匠忍不住问道:“殿下,真……真能给这么多工钱?还能升等?”
“我这人说话算话!”朱高炽点头,“你们的工钱、粮食,每月初一由羽林卫监督发放,谁要是敢私吞,本王定斩不饶!”
工匠们纷纷点头,脸上露出激动的神色——以前管事们只给半份粮,更别提工钱,如今不仅粮够吃,还有工钱拿,做得好还能升等,这日子终于有了盼头。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第515章新规矩!让大家有盼头有奔头!(第2/2页)
连几个原本浑浑噩噩的老工匠,眼里都泛起了光。
“第二,实行优胜劣汰!”朱高炽话锋一转,语气严肃了几分,“每月会统计大家的产量、工时,连续三个月排在最后一位的,不管是老匠还是新匠,都要逐出铁厂。我给大家机会挣钱,但也容不得偷懒耍滑——铁厂要炼好铁,要为铁厂做事,容不得半点懈怠!”
台下的骚动瞬间平息,工匠们脸上的激动变成了凝重。
他们知道,这规矩既是压力,也是动力——只要好好干,就能过上好日子;若是偷懒,就会失去这份差事。
一个年轻工匠攥紧了拳头,心里暗下决心:“一定要好好干,绝不能被赶走!”
“第三,也是最重要的一条——鼓励创新!”朱高炽的声音陡然提高,目光扫过众人,“我这里有一些新的冶铁图纸,比如能提高炉温的‘改良熔炉图’、能减少铁料损耗的‘新型铸模图’,接下来会发给大家。若是有人能看懂图纸,造出实物,哪怕只是改良了现有的工具,让炼铁效率提高一成,立刻晋升为铁厂管事,掌管一个作坊;还能领激励奖金,少则五百两,多则上不封顶!”
“五百两?!”台下瞬间炸开了锅,工匠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。
五百两银子,对他们来说是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;更别说晋升管事,那可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位置——以前的管事都是勋贵亲信,他们这些工匠连靠近都难,如今竟能靠手艺当上管事!
一个老工匠颤巍巍地走上前,哽咽道:“殿下……您说的是真的?我们这些打铁的,也能当管事、拿重赏?”
“当然是真的!”朱高炽走下高台,扶起老工匠,“你们手上的手艺是宝贝,能让铁厂变好,能让大明变强,就该得到重赏、得到尊重!我向你们保证,只要你们有本事、肯创新,将来不仅能当管事,还能当铁厂的提举,甚至能被召到京城,为朝廷打造最精良的兵器!”
老工匠泪水直流,跪倒在地磕了三个响头:“殿下对我们恩重如山!小的们定当拼命干活,炼出最好的铁,绝不辜负殿下的信任!”
其他工匠也纷纷跪倒,齐声喊道:“绝不辜负殿下!”
声音洪亮,震得矿场的矿石都微微颤动。
朱高炽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满是欣慰。
这些工匠不是懒,不是笨,只是以前没有机会、没有盼头,如今规矩立好了,激励给足了,他们骨子里的干劲、手上的本事,定能让遵化铁厂焕然一新。
周显在一旁笑着道:“殿下这三条规矩,既给了甜头,又给了压力,还留了晋升的路子,工匠们这下肯定会拼命干!用不了多久,遵化铁厂的产量、质量,定能恢复到巅峰时期,甚至远超从前!”
朱雄英也点头:“高炽,你这招确实高明。有了这些工匠的支持,咱们接下来整顿芦台盐场,再推广新的冶铁技术,就更有底气了。”
朱高炽扶起工匠们,道:“大家都起来吧,从今日起,咱们就按新规矩来。周知府会把图纸发给大家,有不懂的地方,随时可以问。只要咱们一起努力,遵化铁厂定会越来越好,大家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好!”
工匠们纷纷起身,脸上满是干劲。
有人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看新图纸,有人在讨论怎么提高产量,还有人在琢磨怎么改良工具——整个铁厂,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死气沉沉,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
夕阳下,朱高炽看着工匠们忙碌的身影,又看了看远处烧得正旺的熔炉,心里清楚:遵化铁厂的新生,才刚刚开始。
而这新生的火种,不仅能炼出好铁,更能点燃大明工业的希望,为将来的远征美洲、开拓四海,打下最坚实的根基。